中心城区出台“缓堵保畅”全攻略
时间:2016-04-22 09:24:40
来源:
阅读: 次
“好堵又堵!”汽车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让达州这样的四线城市也堵得慌,而且一痛好多年。“缓堵保畅”,已成为达城建设管理的“口头禅”。经充分酝酿谋划,集各方之智,日前,达州市出台了《中心城区缓堵保畅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心以最扎实的举措、用最大的力度解决堵车之痛,可称达城“史上最强治堵攻略”。
治理范围广
主城全覆盖
《方案》中所指中心城区几乎包括了目前达州主城所有建成区范围:通川区东城、西城、朝阳街道办事处,莲花湖管委会、西外镇、北外镇、复兴镇马踏洞片区,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办事处、翠屏街道办事处,达州经开区管委会辖区。
缓堵保畅工作作为新增目标被纳入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将加强检查考核,定期不定期地对缓堵保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通报,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实行严格督办、限期整改;对个别情节严重的反面典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曝光。
设定时间表
打通“肠梗阻”
加速推进一批节点要道建设:
今年10月1日前,搬迁五七师部建材市场,可望大幅减少该市场往来车辆,减缓附近朝阳路段的拥堵状况。
加速推进凤凰山隧道连接道路(即凤凰山隧道西延线一、二、三期工程)建设:今年年底前完成投资建设方案和开工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2017年1月开工,2018年底前建成。
今年5月1日前完成凤凰山山前路的改扩建规划论证,2017年底完成该路改扩建工程。
2017年1月28日前,完成南外1号干道达川区传祺4S店至经开区汇鑫能源路口道路建设、滨河路北段二期工程。
2017年底,完成金南大道达川区段、通川区段建设,完成凤凰山隧道、金南大桥、杨柳垭隧道、长田大道建设。
打通拓宽一批“断头路”、“瓶颈路”:
今年5月1日前,塔石路改造一期工程竣工通车,改造拓宽凤凰山北牌路(通川区七小牌楼分校处)瓶颈路段。
今年6月底前,打通南城东环路断头路(天泰药业处),与三里坪人文生态区B线贯通。
今年10月1日前,打通西外龙泉路至塔石路、体育路至白塔路断头路、烈士陵园至塔石路断头路、美嘉年商业街至通达路断头路。
2017年1月28日前,拓宽老城区凉水井街瓶颈路段。打通北外庙街支路至滨河东路的断头路,完成北外通惠路、天泰南路的改(扩)建工程。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西外新区阳平路改造工程,打通滨河路洲河花园瓶颈路段。
分流“过境交通”,减轻城内交通压力:
这段时间以来,刷爆达州微信朋友圈的恐怕就是“川S小车借道高速免费通行”这条消息了。为分流穿越城区的滚滚车流,达州放出这一大招,引得网媒一阵疯传。
《方案》明确指出,为增强北外组团至南城组团至西外组团连接互通功能,拟借道中心城区外侧高速公路即G65包茂高速公路徐家坝站至达州站至达州南站,实行免费往返互通,市财政补贴。据悉,市政府已向四川川东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函,就相关工作进行接洽。据称,免费对象针对的是通行G65包茂高速达州站、达州南站、徐家坝站三个进出口区间的川S号牌7座以下小型客车,以此鼓励市民走高速,减少城区拥堵。目前具体实施细节正在落实中,有关各方正在磋商,确定之后将会发布正式公告。
此外,今年5月1日前,开工南城3号干道,2017年底前竣工通车。
2018年6月前,完成环城路二期工程建设。
实施朝阳东路处陵园路单向通行,文家梁路段右进右出;禁止红塔路左转车辆驶入朝阳中路;畅通南岳庙街中心医院住院部“生命通道”。
再建人行天桥
增加“停车供给”
为使人车“空间分离”,近年来,达巴路口、小红旗桥、通川桥北头、三里坪等人车拥堵路口建起了好几座人行天桥,极大地缓解了这些路段的拥堵状况。目前,南外西环路、万达路和新达街交汇处、老城区荷叶街与红旗路交汇口的新建人行天桥已经动工。
《方案》就推动人行天桥建设进行了再部署:
今年5月1日前完成西外凤凰大道达一中新校区路段行人过街地下通道的规划论证;今年10月1日前,整治仙鹤路经通川桥下至三里坪人行天桥道路;年底前完善南城区西环路梧桐梁人行天桥通行功能;2017年1月28日前,建成老城区红旗路荷叶街路口、南城区市水务局路口2座人行天桥。
为提高通行效率,还要对重要街道路口实施“路口渠化”,完善路口交通信号灯建设,实现路口“灯控指挥”。
由于停车场(泊车位)建设严重滞后于汽车增长速度,达城许多道路被划掉一块作为停车位,挤占了本就紧张的道路通行资源。《方案》就增加“停车供给”、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了较为详细的部署:建立停车设施建设协调机制,设立停车管理办公室;鼓励停车场建设社会化、市场化,在土地、规费上予以优惠。督促停车场业主设置(可停车辆泊位)诱导信息指示牌,鼓励单位、小区闲置的停车位向社会开放,将城区部分闲置的待建土地、临时空闲场地设置临时社会停车场;加快肖公庙碓窝梁、原汽车44队、地物资储运公司、达县县委招待所、达州宾馆、华夏大酒店、塔沱加气站、塔沱B区、达川区天泰药业公司旁、达州中学初中部东、龙郡广场、达一中老校区、塔沱堰湾新居、永兴路万家河处等公共停车场论证规划建设。
为进一步挖掘“停车潜力”,《方案》提出,将清理楼宇前广场、人行道权属,在城市规划道路红线与建筑物外缘之间开放式场地,增加公共停车资源;改建有条件的人行道、车行道、广场,合理规划设置社会临时占道停车泊位。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构建智能公交体系
《方案》明确提出,将制订《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城区公交体制改革。同时提出“加快构建智能公交体系”,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公交系统智能调度及车辆运营管理,实现公交车辆定位、导航、跟踪、监控、信息共享,打造数字化、信息化公交。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在中心城区双向六车道以上道路开设“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开展对占用“公交专用道”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占用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的违法行为。加快城市公交首末站建设,改建、调整公交站台。通川桥南头增设港湾式公交站台。
现有的公交线路和运力也将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进一步优化收发车时间,提高公交“覆盖率”、“出行分担率”和“有效换乘率”。
更新管理手段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为提高交通组织能力和调度水平,达州将积极推进城区智能交通一期项目建设,并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与市应急联动中心互联互通,增强系统指挥协作能力。城区主干道、次干道等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将进一步优化设计,减少路口通行时间损失。诸如闯红灯等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将受到更为准确的严厉查处。
今后在城区开车可要更加小心了。公安机关将组织开展乱停乱放、酒驾、闯红灯、侵占公交站台及专用道、乱掉头、涉牌涉证、货车、摩托车、三轮电动车违规入城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据悉,城区双向四车道以上的道路将设置中心隔离护栏,规范车辆、行人通行秩序。
可能更打脸的是,不按规定驾驶也许一不小心就会搞得“声名狼藉”:我市将组织开展交通违法行为“随手拍”有奖举报活动,通过“110”、“122”、微信平台和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发动广大市民举报影响城市交通环境、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一经查处,相关部门将给予举报人5—200元/件的奖励。
不过最令有车一族纠结的是,也许某一天,在老城区出车要注意出行时间了——《方案》指出,“适时采取老城区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今后,想挖就挖、想围就围的道路施工将不复存在。《方案》明确,要建立道路作业沟通协调机制。实行道路修补、园林、环卫、水务、电力、燃气、通信等占道作业错峰制,减少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