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首页 >新闻中心>城管要闻
达州市城管执法局大力实施五治工程助推城市管理上台阶
时间:2015-02-04 10:19:07 来源: 阅读:
    自“五治”工程启动以来,达州市城管执法局迅速宣传发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治”工程的具体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改善市容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整合执法力量和优化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大力、出狠招、动真格”,“亮剑”城市管理“顽疾”,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效管理明显进步。
    改善市容环境,在执法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加大城区市容市貌管控力度,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使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有效遏制。“拔钉子”,完成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推行“定人、定责、定时”的长效管理模式,全面整治农贸市场周边以街为市、棚伞乱搭、垃圾乱扔等脏乱差现象,规范早间农贸市场中无证摊点、占道经营行为3650余起,逐步建立起“定点逐次劝导与车巡集中整治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治乱子”,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整治。采取白天宣传教育,夜间突击整治的方式,集中治理户外餐饮占道经营、油烟污染、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整顿城区占道摆摊、油烟敞排的餐饮门店和烧烤夜市1700余个,督促商家改造油烟净化设备、炉具670余个,进一步规范了户外餐饮行业经营秩序。“堵口子”,强化广场周边环境治理。循序渐进,拉网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引导流动摊点入市规范经营,加大对中心广场、世纪广场、人民广场周边轮滑经营者和广场舞参与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落实专人定点蹲守各个区域,“堵”住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口子”,建立起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改善了广场内杂乱无序的现象。
    完善城市功能,在硬件投入上打造新亮点。紧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依托科学规划、工艺创新和精细管理等有力举措,不断提升市政设施管养品质。建管并重,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推进“多层次、多元化”交通建设,整合现有城区道路资源,完善主干道路网建设工作,及时整治病害路面,共新建车行道15100平方米、人行道6500平方米、人行天桥2座,维修城区破损人行道约10800余平方米,有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区居民的出行环境。统筹部署,完成地下管网建设。严格按照城市地下管网重大工程的工期计划,审查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责任明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对施工单位实行“严盯死守、全程跟踪”,提前完成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程,共计新建、改建雨污分流管网22350米,新建污水管网9175米,安装检查井防坠网1500个。优化服务,加强环卫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机械化冲洗降尘为主、人工快速保洁为辅”的清扫保洁模式的转变,成功建立起“扫、洗、吸”多车种联合作业保洁模式,新增环卫专业化生产车10辆,新建公厕3座、地埋式垃圾站6座,55台机械化作业车辆日冲洒水350余吨、日清运生活垃圾300余吨、日冲洒水、吸尘作业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城区清扫率达100%,机械化冲洗率达82%,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扫保洁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提升城市品位,在风貌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以改善民生、优化环境、提升形象为理念,强化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性,做好配套设施服务,提升老城区的城市生活品质,打造具有达州特色的城市风貌。“亮窗口”,完成城区风貌打造工作。统一规范主干道临街商业门店整体形象,改造店招店牌、门柱包装及卷帘门,以“一店一招、一街一景”的原则逐步实施改造,实现了城区“旧貌换新颜”的目标,先后完成了朝阳东路、通川中路风貌打造工作,改造街路2.3千米。“塑形象”,开展防护栏拆除工作。克服舆论压力大、群众不支持等难点,采取“分期分批、重点突破、辐射带动”的方式开展中心城区临街防护栏拆除工作,由西外片区向主城区和北外拉网式推动。通过三个月的集中拆除,金龙大道、凤凰大道、龙泉路、金兰路等西外片区主要道路临街防护栏已拆除完毕,共计拆除面积35000余平方米。“净脸面”,推进户外广告拆除工作。科学安排时间,集中力量对城区破损、陈旧等有碍观瞻的广告进行强拆,规范城区广告“多、乱、滥、杂”的现状,达到“整洁、美观、安全”的总体目标,共拆除各类违法广告740余幅,拆除面积5100余平方米。同时启动了城区LED户外广告拆除工程,计划利用5个月时间集中拆除违反城市容貌标准和技术规范的LED户外广告设施。
    整合执法力量,在联动配合上获得新成效。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沟通协调,会同公安、住建、工商、环保、水务和辖区政府等职能部门,整合力量形成“拳头效应”, 群策群力解决了滨河路夹层内占道经营、滨河路游园环境杂乱、违规设置腌腊制品熏制点等城市管理综合性难题和突发性问题。取缔滨河路夹层内4家停车场、5家茶园和1家旱冰场,消除了消防安全及防洪泄洪安全隐患;成立了滨河路游园市容环境专项治理队伍,保持长效高压管控态势规范占道经营的茶摊和跳蚤市场;启动了应急措施规范城区内违规熏制腌腊制品行为,拆除违熏制灶台120余处。在各类综合性和突发性城市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部门联动“效率高、力度大、范围广”的特点,城市管理联动机制日趋完善,为改善城市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市级领导和市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优化管理机制,在管理效能上寻求新突破。坚持科技发展理念,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在中心城区建立起一套高效、快捷的城管数字化管理平台,涵盖城区30平方公里区域,划分出1200余个万米单元网格和16个责任网格,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把“五治”工程管控责任精细到每一条路段、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使“责任落入网格,管理进入常态”,实现了全时段监控和错时无缝隙管理,通过对讲机联络系统和城区路口“电子眼”监控系统,由城管投诉指挥中心对城区各项城管工作进行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形成“一条龙”数字化管理链条,第一时间解决工作问题。(龚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