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1月8日召开的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获悉:为全面贯彻中央依法治国方略,落实依法治省各项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按照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中共达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要求,市委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为期三年(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依法治市“十大行动”。通过开展“十大行动”,让良好的法治环境成为达州加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行动一:
关键词——依法执政行动
将进一步健全党委重大决策程序,完善党政“法律顾问团”制度,落实决策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纠错及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加大公开力度,促进重大决策公开。完善党内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审查、批准、公布、备案等程序,严格执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党内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和定期清理机制。改进和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及民主监督作用,健全人民团体民主监督机制,切实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批评建议受理、处理制度。
行动二: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动
将进一步健全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清理编制行政许可项目清单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法行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行动三:
关键词——规范执法行动
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定期举行执法业务培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细化行政执法流程,实现立案、调查、决定、执行等环节相对分离。制定行政执法裁量标准,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裁量行为。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流程网上运行和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电子化,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和群众举报投诉渠道,解决乱立章法、以言代法、越权执法等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推进问责制度化。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行动四:
关键词——公正司法行动
将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建立生效法律文书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公开审判的重大案件庭审实现网络直播或录播。严格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
(紧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群众旁听庭审、司法听证、新闻发布等制度。广泛推行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数量达到基层法院法官总数的120%以上,参审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比例达到50%以上。改革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完善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
行动五:
关键词——法律学教行动
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进行法治专题轮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和部门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建立公务员学法考法制度,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推动公务员学法和依法行政培训。大力推进“法律七进”,构建“社会、家庭、自我”加“学校、乡村、社区”等的“3+X”法制教育格局,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推动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并100%配备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建立农村普法队伍,开展“菜单式”普法,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行动六:
关键词——法治宣传行动
将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说法制度,积极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休闲场所、流动人口集散地、主要街区、交通要道、新农村聚居点等重点部位,打造一批以法治文化元素为主要基调的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画廊及法治文化景观等法治文化基地。开展“文化达州百姓大讲堂”“法治文艺作品评选”“送法治文化下基层”等群众性法治文化主题活动。发挥科研院所、法学研究机构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法治理论课题研究。各级各类媒体要办好法制栏目,强化媒体公益普法宣传责任。
行动七:
关键词——信访秩序规范行动
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实行诉访分离制度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强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和初信初访办理工作,引导群众逐级理性表达诉求,督促各地依法按政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诉求。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相衔接的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构建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维权机制。健全落实涉法涉诉等信访终结制度,坚决依法打击“无理缠访、闹访、非法上访、以访谋利”等行为。
行动八:
关键词——不良风气治理行动
将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定,紧紧围绕“四风”问题,重点整治直接服务群众的一线工作人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大力整治基层干部强包工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严查乡镇、村(社区)干部腐败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崇德尚法等优良传统,引导群众深化对改革阶段性和时代性认识,自觉利用法律捍卫公平正义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社风民风转变。
行动九:
关键词——社会治安整治行动
将依法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对宾馆酒店、桑拿洗浴、歌舞娱乐、游戏厅、网吧等易涉黄涉赌涉毒场所进行整治。依法打击入室盗窃、街头两抢和车匪路霸等多发性侵财系列犯罪和团伙犯罪,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加大案件侦破力度。依法打击黑恶势力、侵害农村群众人身和财产权益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治安复杂地区和案件多发地段的治安联防力量,加大重点时段巡逻盘查力度,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加大对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
行动十:
关键词——城乡环境治理行动
将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工程,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加大违建治理力度,按照“疏堵结合,分类处理”的原则,完善拆迁补偿机制,严格执行拆迁补偿政策,严厉打击党员干部参与包庇违法建设行为和暴力抗拆行为,坚决查办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建设案件。加大违法排污治理力度,开展工业企业水、大气污染和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整治,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处理农村污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建设,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城市管理,整治规范城市容貌秩序,严格落实“门前双三包”责任制,开展“垃圾乱扔、摊点乱摆、广告乱设、车辆乱停、行人乱穿”治理,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本报记者 邱霞)
为期三年 我市开展依法治市“十大行动”
时间:2015-01-12 10:15:30
来源:
阅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