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首页 >新闻中心>数字化城管
从数字城市到智能建设 达州阔步迈向智慧城市
时间:2015-01-09 11:15:25 来源: 阅读:
    ●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7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达5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77%,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50万户,已具备建设智慧城市基础条件
    ●今年上半年可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拟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行政村宽带多运营商全覆盖
     
    “如果房间光线不好,你只需要轻按手机就可以打开窗户;或者你想来点音乐,通过手机就能够完全实现……”谈及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市经信委主任龚固均如此畅想。他告诉记者,达州智慧城市建设自去年启动以来,总体规划初稿已经出来了,顶层设计方案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预计到2017年将初见成效。
    打造智慧城市
    达州具备相应基础
    据介绍,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统一的模式,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庞大系统工程。处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建设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基础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一是要有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基础通信网络的覆盖程度、宽带普及率、手机普及率等要达到一定水平,这就需要发达的有线和无线(3G/4G、WiFi)网络支撑;二是要有相应的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和产品支撑,且消费门槛适合大众需求;三是要社会各界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这就是说,消费者有需求,服务提供商有利润,政府积极引导,产业全力支撑,建设和运营模式不断创新。
    据了解,目前达州智慧城市建设已具备了相应基础。2014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7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达5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7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50万户。2014年,全市新建3G基站314个,新建4G基站2236个;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城区和100%的乡镇实现光纤宽带、3G网络全覆盖。
    政企联动
    确保建设上台阶
    2014年1月8日,市委专题会议上,市领导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要选择国内一流团队,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符合达州实际、具有达州特色的顶层设计,同时,聘请国内一流专家与本地专家结合组成专家组,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2014年8月6日,市政府发布《达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达州未来几年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明确将其作为引导消费、引导投资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目前,市经信委正积极展开了与相关规划单位、专家团队、投资企业的密集接触和交流。截至目前,“智慧达州”总体规划已完成初稿,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成编制工作。
    据了解,我市还将借国家开展“宽带乡村”试点之机,编制达州“宽带乡村”实施方案,拟用3年时间完成我市所有行政村的宽带多运营商全覆盖,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覆盖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多方保障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为做好智慧城市建设保障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划从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创新。为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一方面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建设模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另一方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开发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同时,推进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云计算中心和应用平台,提高投入资金和已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信息孤岛,推进部门间信息和资源共享。还将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小企业开放部分资源,为发展信息产业打下基础。
    未来2-3年
    多项应用将服务民众
    “你到银行办理业务、去缴纳各种费用,到各种场所去购物(包括买菜、逛超市、赶公交、看电影、网购、就医)等等,你只需带一张卡即可,这就是‘市民卡’。”在谈及智慧城市建设,该负责人表示,预计在未来2-3年,老百姓就会享受到更多的应用服务。如,当你出行时,你可以通过手机查看相关路段的交通状况,可以事先查看目标地附近是否有停车位,并可预定,你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看离你最近的公交车、的士,也可以预约的士。你甚至可以知道你自己的车现在在什么位置,是谁在开等等,这些都是智慧交通提供的便民服务功能。
    除了社会方面,个人生活上的诸多应用也将实现:如,你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家里的实时情况,看看小孩是否在做作业、老人是否安全等。你也可用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当你不在家时也可通过手机视频确认来访朋友并为其远程开门。当你去看医生,医生可以调出你过去的所有病历以及各种检查结果、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预约一些著名专家,远程给你诊断;当你忙于工作的时候,某计算机系统给你手机来一条短信,告诉你身体某些指标有异常等等,这就是智慧医疗。
    □王方明 本报记者 李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