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五字诀 打好攻坚战——达川区城管分局深入推进城区“五治”工程
时间:2016-07-19 15:19:20
来源:
阅读: 次
近期以来,达川区城管分局以“创卫”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综合施治,在实践中形成了“严、守、疏、细、常”五字工作法,纵深推进“五治”工程,有效提升了南城管理水平。
一、面上管理突出一个“严”字。按照街面道路无摊点、店外无杂物、牌匾齐净、墙面干净的市容市貌标准要求,规范商户经营行为。一是对主要街路、广场、校园周边及农贸市场周边区域临摊游摊、日杂百货、夜间烧烤、以车为市、以街为市、骑门越门等占道经营坚决取缔,沿街门店一律不得使用大功率声响设备招揽顾客或搭台商业促销,对建筑立面“牛皮癣”广告和布幅广告做到立查立清;二是采取“集中行动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公安、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强力开展南坝片区集中整治,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节日期间集中整治等7次大型整治活动,以零容忍的态度对撑杆搭棚、违规设置户外墙体广告、夜间烧烤占道、餐饮油烟扰民、商业噪声扰民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重拳整治。截至目前,已取缔主干道烧烤24处,规范占道经营行为6300余家(次),清除“牛皮癣”广告、布幅广告4700余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32份,拆除违规撑杆搭棚227个。
二、重点部位突出一个“守”字。该局在历年定点值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论证,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岗位目标责任制。一是采取“正式队员+协勤+协管员”模式,对路口和人流聚集地实行重要时段协同包干方式,对值守范围内违规业主做好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宣传解释工作,督促引导规范经营;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区域派员蹲点值守,对屡教屡犯者坚决依规从重处理。如陆军医院路段、东环南路等多家门市反复出现火锅、大排档占道经营现象,该局安排执法人员定点蹲守,同时加大机动巡查力度,一经发现当即清理,坚决守好市容防线。目前,反弹问题都已得到有效遏制,路段面貌大为改观。
三、以人为本突出一个“疏”字。针对南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现状,该局通过摸底调查及多方征求意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流动摊贩管理理念。一是在次干道一些妨碍城市美观等影响程度较少的地区限制设摊,对摊位的经营的范围给予一定的限制。二是基于果蔬季节性销售特点和市民生活消费习惯,结合南城实际情况,在背街内巷设置临时销售区。如在迎春街、石家湾设置了临时果蔬经营摊区,在花溪街、新北街设置了临时夜间烧烤市场,并严格“限时、限规模”规范管理,适时开展集中劝导,使流动摊点有处可疏,同时也减少了社会矛盾。
四、责任划分突出一个“细”字。鉴于城管工作点多面广,工作时间长,执法力量相对有限等原因,科学细分管理区域,责任具体到人成为抓细城市管理工作的首要选择。一是根据南城区域特点,细化管理空间,划定2个街道办所辖区域为“一级网格”,局领导为管理责任人;在一级网格下,划分5个“二级网格”,片区中队长为管理责任人;在二级网格下,划分“三级网格”,细分责任路段,实行“路长制”,“路长”为管理责任人,科学编织一张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网络,突出精细化管理。二是实行“定人、定点、定路段”责任制,明确网格内责任路段与管理人职责,同时根据“网格”区域示意图、人员分配示意图,定期或不定期对每个网格的管理情况进行督查、通报、限时整改,加强考核奖惩力度,做到奖勤罚懒,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
五、立足长远突出一个“常”字。一是完善了巡查、考核、错时上下班制度和《干部职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标准,严格奖惩,强化队伍履职意识。二是签订了临街门店“门前双三包”责任书,在约束商家不良行为的同时有效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借助信访接待、城管服务热线、书记区长信箱、网页论坛等,搜集群众诉求,形成了主动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快捷反馈问题的信访处理链条,确保常态管理、长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