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65号建议的答复函(B)

发布日期: 2015-09-01 17:34:38
陈华明代表:

  您在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请专列财政资金解决背街小巷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议》(第065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背街小巷道路建设的问题
 
  今年1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包惠主持专题会议,研究中心城区小街小巷、零散空地和断头路整治工作,并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责任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住建局,负责统筹协调整治工作。规划、财政、城管、园林、国土等市级部门和通川区、达川区政府配合,整治范围为市中心城区“两片三区”(即通川区、达川区、老城片区、西外片区和南城建成区)。通川区辖区范围内的小街小巷、断头路整治工作由我局市政工程处委托通川区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前期摸排出来需要整治的有近200条小街小巷。目前,该项目的财评控制价尚在核算中,待财评控制价出来后,我局市政工程处将及时委托通川区人民政府动工实施。
 
  二、关于背街小巷公厕、垃圾站建设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了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与城市建设一起纳入规划。现在每年都要选址新建3—5座上档次的公厕和垃圾站,并对设施设备老化、陈旧的公厕及垃圾站、点(池)进行改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也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由于历史原因达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等地依然存在公厕、垃圾站(点、池)缺少的情况,我局环卫处及时对符合改建条件的公厕、垃圾站(点、池)进行了升级改造,如花码头、金沙滩处的两座旱厕已改为水冲式厕所;牌楼露天垃圾池已改为密闭式垃圾房,并派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其干净卫生、正常运转。但更多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等地长期未新建或改建公厕和垃圾站(点、池)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地方用于新建,特别是居民大多不希望将上述设施建在自己家附近,导致选址工作因周边居民的阻挠而无法正常进行。在此,我们将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和与辖区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的衔接力度,争取在公厕和垃圾站(点、池)的选址新建工作中得到更多居民的理解支持,改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居民卫生和居住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5年6月10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4705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