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莉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城市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的建议》(第189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和政策宣传的建议
2023年以来,我市采取“教育培训 媒体宣传 现场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一是开设专题培训班,对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办、社区、物业人员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二是充分利用主次干道灯箱、LED屏、达州观察、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三是大力开展垃圾分类“进场镇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进居民家中”等宣传活动。2023年至今,中心城区开展各项宣传培训12次;循环播放公益宣传片4000余次,张贴公益广告10000余张、发放指导手册和宣传单3.2万余份、环保袋1.5万余个;187件266名教师生态文明教案及优质课视频获奖,19名学生获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教育部门“生态环保小标兵”荣誉称号。
二、关于开展宣传体验活动的建议
2024年5月24日,以第二届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契机,我局组织学生代表、群众代表、环卫代表以及媒体记者代表等60余人集中前往达州市固体垃圾废物处置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分类体验官”活动,零距离体验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全过程。通过现场参观厨余垃圾末端处置的流程,了解地沟油的危害,体验官对餐厨垃圾有了更深刻认识,确定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下步我局将持续开展桶边督导、跟车收运等系列体验官活动,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三、关于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的建议
我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主要通过平华公司采取厌氧发酵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据了解,四川省境内仅有德阳和攀枝花采用堆肥工艺,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但受限于餐厨垃圾分类、成分工艺特征,不能作为果树蔬菜的有机肥基肥原料,多用于退耕还林等绿化种植树种的土壤基肥用。特别受市场小、销路渠道不稳定、用量不大,前期投入产出比不高但生产工程中对分类收集转运过程的环保卫生防范、处置过程工艺的烘干、杀菌、除味、臭气污水治理等环保技术标准要求较高不适合于分散式推广。目前,我市仅在通川区青宁镇岩门社区和磐石镇盐井坝村各探索建设了1座阳光堆肥房,利用太阳能辅助降解技术对菜叶、果皮等可腐烂(厨余)垃圾收集在密封的采光房中,利用温室效应,快速降低垃圾水分和体积,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蛔虫卵,产生有机肥,实现垃圾快速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4年8月21日
(联系人:市容环卫科龚姜15181818239)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人大城环资委,通川区人民政府,达川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